Beginer's Tips
(A) 手动排挡的技巧
1 : 看转速表换档
这是一件很简单也极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一部引擎的工作状况是直接从转速上反映出来的。以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VII上的4G63引擎为例,它的最大输出马力是280ps/6500rpm,最大扭矩是39kgm/3500rpm。也就是说在3500转时它才能输出最大的扭矩,而一直要等到6500转它才有最大的马力值输出。这里插入一个常识:扭矩大可以让车子加速快,马力大可以让车子极速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你想把自己车子的性能发挥到极至,又或是想痛快的和别人飙一次车,则一定要勇敢的把转速先踩过最大扭矩的输出带,再踩过最大马力的输出带,甚至是坚定地等到转速表指针打到转速表的红线区刻度时,再踩下离合升高一档,接着将上面的过程重新来过一遍。
曾经有一位开Nissan Bluebird U13的车主向本人抱怨他的车子太慢,本人当下带着他踏到高转兜了一圈,一路上逢车便超,却不想SR18DE引擎高转的美妙旋律让车主大惊失色,半路上就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求饶。原来这位车主平日驾车习惯是不到2000转就换档,引擎还没来得及出力就被他升高一档把转速压了下去,怎么可能跑得快?在日常驾驶里,你未必要每次都把转速拉到尽,只需找到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转速点就行了(目前国内车子普遍是3500rpm最合适)。这样做既锻炼了您引擎的筋骨,又提高了驾驶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常有人告诉您换档要看速度表,什么起步后立刻上二档,20公里上三档,40公里升四档......这完全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现代汽车的齿轮比各不相同,用这样幼稚的模式统管所有的车型实在是可笑得很。如果你信奉这套理论,那您这辈子也玩不转跑车和赛车了。
2 : 跟趾减档动作 ( Heel & Toe )
先了解了转速和换档的关系,您才会明白这个动作的精妙所在.跟趾动作是一招地道的赛车技巧,在半自动变速箱问世以前,凡是想当赛车手的人都必须先学会跟趾动作.在欧,日等汽车文化较深厚的国家,跟趾动作的普及程度不亚于国内的“看速度表换档法”。目前在国内的赛车训练课程中,跟趾动作是最重要的一个章节。
何为跟趾 :
跟趾动作的操作方法其实不难:先用右脚尖踩下制动踏板减速,待转速快落到最大扭力输出转速以下(或你认定的换档点以下)时,快速用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右脚脚尖保持制动的同时用右脚的脚跟歪向油门踏板并踩下,完成补油动作后立刻减低一档,然后右脚跟离开油门,左脚放掉离合器踏板,右脚尖继续刹车,直到可以踩油门时再松开刹车把油门踩到底加速!
跟趾动作的意义 :
谁都知道因为各档位之间齿轮比的不同在云做时会有转速差,跟趾制动作就是为了在赛场上减速,减挡的同时利用补油来消除转速差以达到平顺,快速减挡的目的。假设一部车一挡齿比3.6,二挡齿比1.8,当前的引擎转速是3600rpm,变速箱的输出轴转速就是3600÷1.8=2000rpm。如果你想在此减到一挡又要维持输出轴2000rpm不变(在极限行进时必须保证变速箱输出轴转速的稳定,否则会引起轮胎与地面的稳定摩擦瞬间改变,造成失控的局面),则一定要让引擎转速在2000×3.6=7200rpm的高峰。这就是跟趾动作的意义:减挡补油,保持车体平衡。练习跟趾动作时首先要找一部脚踏板位置合适的车,脚踏板不能离得太远,高低位置要几乎一致才能方便地做出跟趾动作。
3 : 左脚刹车动作( Left Foot Brake )
我已说过转速的重要作用,这里讲解的左脚刹车技巧正是为了保持转速和轮胎的抓地 力才发明出来的。
如何做出左脚刹车 :
影响赛车过弯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过弯的路线,其次就是轮胎的抓地力和引擎的动力输出。当车手全油门冲入一个弯角后,发觉自己略有超速引发轻微的转向不足,这一点点的不足又不值得让车手的右脚放弃加速去专心制动,于是便一边狂踩油门,一边用左脚刹车来修正行车路线。左脚刹车被广泛地应用在全球各种场地赛和拉力赛中,尤其适合于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和4WD(四轮驱动)的车型。
只要掌握好左脚刹车的力度,左脚刹车这个动作比较容易做到,但在实际驾驶中,用不用左脚刹车?应该做到怎样的程度?等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4 : 两脚离合 ( Double Clutch )
以前的变速箱没有同步器,各挡位间有一点转速差便无法换进挡,两脚离合是那时人人必会的技巧两脚离合的操作方法比跟趾动作稍微复杂一点。首先松开油门踏板,踩下离合器踏板,换进空挡,然后松开离合器踏板,补一脚空油(如果是加挡则不需补油),接着再次踩下离合器踏板换低一挡(或升高一挡),再松开离合器踏板结束动作。两脚离合现在也是场地赛减挡技巧之一,和跟趾动作有着相同的作用。在实际驾驶中,做不做两脚离合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记得在换档时稍补点油或在空挡多停留一刻即可。这种动作对保护变速箱有莫大的帮助。
5 : 练就车感
车感是指驾驶者对爱车的熟悉程度及驾驶感觉,一个合格的快车手应该能随时感知到车子轮胎的抓地力变化,能够在关键时刻不假思索的想到自己车身的位置和宽度,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
6 : 系好安全带
系安全带也是驾驶技巧?! 没错,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驾驶技巧。
在激烈的驾驶中,车手的身体总是会因为各种强大的力而被晃得左摇右摆,无法安心驾车,安全带在这时就起到了作用.当身体被安全带紧紧的绑在座位上后,车手可以用百分之百的精力来应对驾驶,提高速度,而不必再担心非专业化的座椅包不住自己。
世界上所有的车赛中没有一项是不系安全带的.所以,哪怕是为了体验一下职业车手的感觉,请系上您的安全带吧!
(B) 菜鸟入门必备
驾驶技术决定汽车的性能发挥。若是以驾驶为乐趣,就不在于片面追求车辆的配置与性能,而是通过自己的驾控技巧,让车子性能充分发挥。虽然其结果也是因人而异,因不同领悟能力及反应力差异,但努力提高驾控技巧,不仅有利于爱车的性能苛护,更涉及到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保障。
坐姿
新手朋友的坐姿往往太过靠前,应在熟练中慢慢将座椅调整到正确位置。以右脚轻放刹车踏板,大小腿间角度应为钝角约120度左右或更大,紧踩时大小腿不能完全呈直线,力量充足舒展即可;靠背位置也不应过于垂直,尽量将前胸远离方向盘,但保证右手轻松获得换档杆5档位置的换档杆头部;方向盘在市区驾驶可以抬至较高,长途驾驶时可放置于较低位置。
视线
不应紧盯眼前
市区内应直视前方五六十米处;高速路面应视线应在两百米以上;行进中,经常同时注视前方几辆车的运行情况;跟车缓慢移动时至少应通过前车尾,看到路面,尤其在坑凹颠簸路段行进;必要时,偏出队列半个车身,以便及早了解前方情况。
换档时机(个人经验):
根据发动机结构及驾驶经验,一般市区行驶时,应将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000转/分左右。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良好动力和兼顾经济油耗的驾驶模式。
一般发动机2000转时的对应速度如下
1档时为15公里时速
2档时为25公里时速
3档时为35公里时速
4档时为55公里时速
5档时为65公里时速
可根据发动机在上述档位、时速时的声音及感觉,合理掌握时机,及时换档。
说明:
以上不是换档时机,而是每档的最佳工作状态(兼顾油耗与动1力)保持。仅供换档参考,需要降低油耗的适当提前换档;需要增加动力的可以适当滞后换档。
1档为起步档,与倒档齿比性能基本相同,故不宜持续高速运行。一般车动产生惯性后即可换入2档。
换档时宜干净利落,不宜拖泥带水。离合踏板踏下要快,离开要慢。避免换档后发动机转速变得极低,遇此情况,应再次减档,甚至跳跃减档。摘档时,先踩离合再收油门,否则发动机会拖慢行驶速度。加档时,先预压油门再松离合。尤其高速行驶中的换档。
新手起步前,可预压油门少许,至发动机约1500转/分左右,无须转速表,只要凭感觉,同时再按照快、停、慢三步曲缓放离合踏板,包你次次成功。
由于小型车都有齿轮同步器,故加、减档时理论上无须采用两脚离合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减档时使用两脚离合提高了操控合理性,对车辆是很有好处的(通过两脚离合操作,将两个档位的转速变得一致,有效延长同步齿轮环的寿命,并将换档齿轮撞击声减至最低。尤其运行中2档转换1档,必须使用两脚离合)。
驾校老师时常教诲要两脚离合,那么怎样实现呢?
减档呼空油两脚离合法:
踩下离合踏板,并摘档;
放开离合踏板,补给一脚空油(视换档前后速度变化大小决定所给空油的大小);
踩下离合踏板,并挂入新减档位。
换档时机掌握的熟练程度的自我判断:
汽车移动后,在不使用离合器踏板的前提下,能够准确根据车速变化将5个档位随意变换,并且听不到明显齿轮撞击声响。
刹车制动
分为主动的踏板制动和被动的发动机制动两种正常行驶中减速要领:
配合前方路况,熟练利用空挡技术、发动机制动技术控制车速是降低油耗,减少刹车轮毂磨损且相对安全系数远远高于紧急刹车的老练手段。
留下充裕制动距离,轻踩刹车踏板,逐渐适当加力(适可而止,保证车辆在前方空间能够停住即可),不要完全踩死。待基本停稳后(尚未完全停定),立即放松刹车再轻轻压下。此时你会发现,如果车上放一碗水,也不会倒洒,乘客更是不知不觉,从此没有了前呼后仰的感觉。
紧急刹车往往易造成路面连锁反应导致塞车甚至事故。
下坡、沙土、雨天、冰雪路面等不良条件下,刹车动作更应表现得具有预见性。
需要作出刹车反应,将右脚置于刹车踏板的同时,利用后视镜迅速观察后方、侧面车道车辆。如无阻碍,可轻转方向变道通过,避免不必要的刹车动作;如有阻碍,尽可能不要采用一脚急刹(紧急情况例外),应充分利用前方空间,尽量给后方留有余地。
车停稳后,应拉起手制动并松开脚踏板,不要养成紧踩刹车的坏习惯。(因为,刹车尾灯的功率较普通行驶尾灯要大数倍,常亮发热容易烧毁,且红色光线特别刺眼,影响后方司机)
(C) 手动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的异同
-手动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的异同
手动变速器(MTManual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由于每挡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挡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比如,一挡变速比是3.455,二挡是2.056,再到五挡的0.8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Transmission)是利用车速和负荷 (油门踏板的行程)进行双参数控制,挡位根据上面的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AT与MT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有级式变速器,只不过AT能根据车速的快慢来自动实现挡位的增减,可以消除手挡车“顿挫”的变挡感觉。
-自动变速器的车在城市里更省油
现在大多数汽车厂商都为用户提供了手动挡和自动挡两种可选车型,比如捷达、宝来、POLO、凌帅等等。一般来讲,自动挡比手动挡成本高(车市上AT比MT要贵2000元以上),维修费用也高,而且维修技术要求更严格。
配备自动挡的车型由于在切换挡位时更连续、更精确,所以在城市路面上比较省油,高速时油耗与手动挡相当。自动变速器由于采用了液力传动装置,所以其加速性存在滞后的不足,会让经常开手动挡车的人感觉“慢”和“肉”。不过,一些优秀的汽车生产商可以把滞后时间做到最小,以满足车主对驾驶乐趣的要求。
-无级变速器不同于手动、自动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 mission)与有级式的区别在于,它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譬如可以从3.455一直变化到0.85。CVT结构比传统变速器简单,体积更小,它既没有手动变速器的众多齿轮副,也没有自动变速器复杂的行星齿轮组,它主要靠主、从动轮和金属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
两厢派力奥Speedgear和三厢西耶那Speedgear采用的是更先进的电控无级变速器(ECVT),比液力控制更加精准和高效,能清楚感知驾乘者的加速意图,实现流畅顺滑的换挡过渡。
-一体式变速器
奥迪A62.8上装备的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箱,采用独特的多片链式传动带、电控液压系统能传递大的扭矩。它可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自动调节至最合适传动比,与5挡手速同车型相比,其加速更快、乘坐更舒适,也更经济。
帕萨特1.8T和帕萨特2.8V6采用的是手动/自动一体式变速器,其结合了手动挡挡位自由快速切换和自动挡换挡滑顺的双重优势。
一体式变速器由于结构更复杂,成本也高出手动和自动许多,一般都配备在高级轿车上。其维修和保养的费用也不菲,而且技术要求很高,最好是到专业的维修站。
-上坡感到发动机吃力时,可以不停车减挡
自动变速器的挡位一般有1、2、3、D、R、N、P。由于制造的复杂性,通常有四个前进挡。如果挂到“D”,最高可以自动升到四挡;如果挂到“3”,最高可以自动升到三挡;挂到“2”,可以最高升至二挡;
“1”就意味着变速器只能在一挡工作。
由于自动变速器是双参数(车速和负荷)控制,上坡时,如果狠踩油门,发动机就会判断出此时的负荷较大,若当时车速也较低,变速箱会自动挂到低速挡。因为低速挡的加速能力强,待加到高速时,挡位也会自动升高。
如果车主在上坡时,挡位挂在了“3”,由于自动变速箱比手动的要稍微滞后,所以此时上坡的加速时间会延长。挂到“2”则意味着时间更长,且不能升至高挡,更无法实现高速;但是对于较陡的坡,可以考虑挂在该挡,以实现大扭矩输出,也就是让车子“劲头儿”更足。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挂着D挡上坡,通过大踩油门让变速箱自动升减挡位,以更短的时间过坡。
-下坡感到车速太快时,可以不挂D挡
下坡时,由于车子自身的重力带动,车子会越跑越快。如果挂在D挡,而且轻踩油门,变速箱会在“此时负荷小、车速快”的判断上,自动升至高挡。这样车子就会越来越快,如果你不想有这样的结果,那么可以考虑挂在“3”挡或者“2”挡。
挂到“3”挡,车子会把最高挡锁定在三挡,车子就不会一个劲儿的加速急行,这样更有利于驾驶者控制车速和自身安全。挂到“2”挡,则更限制了车子的高速,安全性更高。但究竟挂在什么挡位,还是视司机对车速的要求而定。
-自动挡车不能空挡滑行和长距离拖车
自动变速箱一般是由液压控制系统和行星齿轮组构成,如果挂空挡(N挡)滑行,那么发动机是怠速,而滑行时的车速比怠速高,导致液压管路中的油压不足,这将增大摩擦力、降低润滑效果并可能使车轮抱死。所以自动挡车空挡滑行,弊处多多。那么该如何进行拖车呢?
有两个办法:一是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提示,通常会有拖车时的距离和车速要求,但一般情况下,允许的拖车距离不长;二是让驱动轮离地,不让其在拖车的时候转动。
-可以挂挡踩刹车,直到车子停稳
踩刹车的时候应该注意,如果踩得太猛,可能出现车轮抱死,ABS就会起作用。最好适度地踩刹车直到车子停稳,然后挂上“P”(驻车)挡,锁好车门,离开。如果只是短暂的停留,车子停了一会儿就要离开,那么一定要注意,在轻抬刹车踏板时可能出现的车身蠕动以及可能出现的剐碰情况。
自动挡英文字母标识
-P(停车挡):在熄火停放或汽车静止时使用。注意,在用这一挡位时汽车务必保持不动的状态,否则会使变速箱受到损坏。
-L(低速挡):又称爬坡挡,其作用是限制自动换挡的范围,增强扭力,输出较大动力。
-N(空挡):作用同于手动空挡,暂停使用。
-OD(超比挡):也叫高速挡,用于高速驾驶时,能够输出超出通常传动的功率,达到省油的目的。
-R(倒车挡):其作用和手动挡相同。
-D(前进挡):行驶在一般路面上时使用,能够根据路面情况和汽车速度自动地切换到合适的工作状态。一般的自动挡车包括4个挡位。
-M(手动挡):放入此挡后能变换为手动挡位,使自动排挡车转变为手动排挡车。
(D)你选手动挡还是自动挡?
提到手动挡,我们想到的是“驾驶乐趣”,提到自动挡,我们想到的是“舒适便捷”,其实MT和AT的比较从自动挡诞生那天起就没有停过,相信消费者在选择家用车的时候,也在“自动挡好,还是手动挡好?”这个问题上有过徘徊。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对自动挡和手动挡进行全面的比较,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价格和维修费用
其实,消费者选择手动挡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和油耗低,的确,和自动挡汽车相比,手动挡汽车价格更便宜,油耗更低。
目前在汽车市场上,各车型的手动挡和自动挡的价格相差普遍在1万到2万之间。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自动挡的变速机构人为操作少,发生故障的几率也小,一般情况下,自动挡只需要定期更换变速箱油就行了;而手动挡变速器,除定期更换变速箱油外,还需要根据磨损情况更换离合器片。因此,从较长时期看,手动挡的维修次数和成本并不低。
安全性与省油操作
许多人在购车的选择中,手动挡车型能最终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手动挡比自动挡省油。其实要谈哪种变速器更省油这个问题,要先看看两种变速器车是如何省油的。在不使用空挡的情况下,由于手动挡的动力直接传递,效率略高于自动挡,相同车速的发动机转速略低,可以节省非常少的油;而自动挡不可使用空挡行驶,带挡的发动机转速高于怠速较多,从而形成油耗差异。
但我们知道,从安全性方面看,空挡滑行是十分危险的驾驶方式。手动挡的空挡滑行虽然省油,但由于车子失去了动力,特别是在转向时会造成转向不足、甩尾等行驶风险;自动挡的车,由于不能使用空挡行驶,在整个行程中始终保持动力的支持,这样的方式使安全性更强。
操控和劳动强度
说到操作的劳动强度,手动挡因为需要通过人力和机械配合操作,驾驶者的劳动强度一定大于驾驶自动挡车的人。特别是在上坡路段遭遇堵车就更郁闷了,驾驶手动挡需要频繁使用半离合起步挪车,同时还要配合手刹防止车辆后溜,驾驶者操作稍有不熟练,就会出现后溜、熄火、前窜的情况。而自动挡的车,由于没有了熄火和离合的问题,即使陡坡起步,也可以左脚带刹车,配合右脚轻点油门起步,绝无后溜情况,操控轻松自如。
紧急制动有差异
手动挡在挂挡行驶中,如果需要紧急制动,一脚踩刹车下去往往会令发动机熄火。如果此时驾驶者改变方向或再次刹车就会没有动力支持,一旦车速过快,车辆就很容易失去控制,造成更大的危险。
自动挡车辆在紧急制动以后,发动机不会熄火,仍然保持继续提供动力支持的状态,完全有能力完成二次刹车或转向要求,避免了车辆失去控制后产生更大的危险。
别拿自动挡当手动挡使
人们已经很熟悉手动挡变速器的使用方法,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对于自动挡的汽车,人们往往不太会用。在自动挡汽车使用中,有相当一批车主对自动变速器的认识不足,沿用手动挡的操作方法驾驶自动挡车,造成车辆受损、车辆性能下降、寿命缩短。
误区1
长时间停车时仍挂D挡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堵车时,一些车主常常只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杆却保持在D挡(行车挡),并不换挡。
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但若停车时间长最好换入N挡(空挡),并拉紧驻车制动。因为换挡杆在D挡时,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等于强行制止这种前移,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
误区2
高速行驶时挂N挡滑行
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换挡杆拨到N挡(空挡)滑行,这很可能烧坏变速器。因为此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而且对变速器内部的多片离合器来说,虽然动力已经切断,但其被动片在车轮带动下高速运转,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现象,产生不良后果。当下长坡需滑行时,可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滑行,但不可使发动机熄火。
误区3
在P或N以外挡位启动发动机
有些驾驶员在P挡或N挡以外挡位启动发动机,虽然发动机不能运转,但有可能烧坏变速器的空挡起动开关。因为自动变速器上装有空挡启动开关。使得变速器只能在P或N挡才能启动发动机,避免在其他挡位误启动时使汽车立刻起步往前窜。因此,启动发动机前一定要确认换挡杆是否在P或N挡。
误区4
推车启动发动机
装备自动变速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而采用人推或其他车辆拖动的方法启动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采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动力传递到发动机上,反而会损坏三元催化转换器。
误区5
加大油门就可换到高速挡
有些驾驶员认为只要D挡起步,一直加大油门就可以换到高速挡,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换挡操作应是“收油门提前升挡,踩油门提前降挡”。也就是在 D挡起步后,保持节气门开度5%,加速到40km/h,快松油门,能提高到一个挡位,再加速到75km/h,松油门又能提高一个挡位。降低时按行车车速,稍踩油门,即回到低挡。但必须注意,油门不能踩到底。否则,会强行挂入低速挡,可能造成变速器损坏。
看排挡家族的“兄弟姐妹”
目前,各种新车型层出不穷,而各车装备的变速器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总的来说,手动挡省油,自动挡驾驶方便,无级变速器速度变化平稳。而在市场上,自动挡的车型一般都要比手动挡车型贵上1万元左右,如何选择,还看车主个人喜好。
手动变速器(MT)
优点:手动挡最省油,驾驶起来有种畅快的感觉,运动感十足,富有驾驶乐趣。
弱点:对驾驶技术要求高。
自动变速器(AT)
优点:操作轻松简便、降低驾驶疲劳。
弱点:比手动挡耗油,长期驾驶容易丢失驾驶快感。
无级变速器(CVT)
优点:全程无级变速,车速变化平稳,没有“顿”的感觉;结构简单,体积小,零件少,大批量生产后的成本低;工作速比范围宽,容易与发动机形成理想的匹配,进而降低油耗和排放,经济性高。
弱点:传动带容易损坏,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等。
手自一体变速器(M/A)
优点:将手动挡的驾驶乐趣和自动挡的方便舒适完美融合在一起。
弱点:先进技术的应用往往意味着较高的维护成本及苛刻的使用要求。车价相应要高一些。
(E) 驾驶手动挡汽车要注意离合器的正确使用
行驶时不要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
汽车上的离合器在正常行车时处在紧密接合状态,离合器应无滑转。行车时把脚长时间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很容易造成离合器打滑、离合器片烧蚀等现象。
起步正确操作。起步时离合器踏板的操作要领是一快、二慢、三联动。即在开始踩踏板时快踩;当离合器出现半联动时(此时发动机的声音有变化),踏板抬起的速度稍慢;由联动到完全结合的过程,将踏板慢慢抬起。在离合器踏板抬起的同时,根据发动机阻力大小逐渐踩下油门踏板。
换挡正确操作。在行驶中换挡时,离合器踏板应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现半联动现象,否则,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另外,操作时要注意与油门配合。为使换挡平顺,减轻变速器换挡机构和离合器的磨损,提倡使用两脚离合器换挡法。这种方法虽然操作较复杂,却是开车省车省钱的好方法。
制动正确操作。在汽车行驶时,除低速制动停车需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外,其他情况下的制动都尽量不要踩下离合器踏板。低速行车中制动停车的操纵方法是先踩下制动踏板,然后再踩下离合器踏板,使汽车平稳地停下来。
两脚离合器法
首先,变速换挡要牢记“加挡先加速,减挡先减速”的原则,在加挡前“轰”油门把车速先提起来,在减挡前“收”油门把车速先降下来。
在换挡时,尽量采用“两脚离合法”,
加挡时, 按照“踩(离合器)、摘(空挡)、踩(离合器)、挂(高速挡)”的原则,快速踩两脚离合器踏板,可以很轻松地增加挡位。
减挡时,按照“踩(离合器)、摘(空挡)、抬(离合器)、轰(油门)、踩(离合器)、挂(低速挡)”的原则,踩两脚离合器,并在第一脚离合器后轰一脚空油,并保持一会儿,然后再踩下第二脚离合器踏板,与此同时将变速杆变换到低速挡。
在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在加减挡后都应在未抬起离合器时,踩一点油门,然后慢抬离合器,在离合器压盘结合的一瞬间,踩住离合器不动,等车速稳定后再松开离合器,这样就能避免车辆“突突”猛“串”,或是磨损离合器片。
由于小型车都有齿轮同步器,故加、减档时理论上无须采用两脚离合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减档时使用两脚离合提高了操 控合理性,对车辆是很有好处的(通过两脚离合操作,将两个档位的转速变得一致,有效延长同步齿轮环的寿命,并将换档齿轮撞击声减至最低。尤其运行中2档转 换1档,必须使用两脚离合)。
换档时机掌握的熟练程度的自我判断:
汽车移动后,在不使用离合器踏板的前提下,能够准确根据车速变化将5个档位随意变换,并且听不到明显齿轮撞击声响。
两脚离合现在也是场地赛减挡技巧之一,和跟趾动作有着相同的作用。在实际驾驶中,做不做两脚离合已经无所谓了,只要记得在换档时稍补点油或在空挡多停留一刻即可。这种动作对保护变速箱有莫大的帮助。
俺的油离是这样配合的:
1、一档起步:Jetta Gix的怠速能够确保一档不给油儿起步,前卫试过,不论冬夏,不论车上坐几个人,都没问题。不过你有几次是闲着没事儿开着车压马路的?这么忽忽悠悠忽忽悠 悠跟坐轿子似的起步你不着急呀?所以俺一般都是着车、落锁、系安全带、放车窗(换换空气)、开收音机(或放磁带),做完这些,10几秒的热车时间也差不多 了,离合到底、挂一档、松手刹、抬离合,车一动,油门跟上,离合抬起,ok。
2、升档:俺观察了一下自己的习惯,发现1—2档、2—3档喜欢低转速升档 (2200-2800转),3—4档、4—5档喜欢高转速升档(2800-3500转)。转速到了自己习惯的地方的时候,听了那声音就有一种换档的欲望。 离合到底、摘档、挂档(路况复杂时,有时摘了低档,挂高档之前会空档跑一段,目的是根据前面路况判断是挂高档还是减速挂原档),离合慢慢抬起,油门慢慢踩 下,感觉到动力的时候,放离合,油门控制车速。高速升档时,换完档不用给油,抬起离合,不给油儿也能跑一段。前卫在弯道或下坡时升档大部分这么处理。
3、降档:绝大多数降档发生在踩刹车之后。前卫发现,比如同样是挂3档,从4档踩一 脚刹车降到3档,要比从2档加速升到3档需要更多的动力,就是说,需要把油门踩得更深一些。如果连降两档,更是如此。特别是转弯、上坡的时候,其实即便是 平路直路也一样。(刹车后)离合到底、摘档(有时候空档滑行一段观察路况,同上)、挂档、慢抬离合,油门跟上(有时候不给油会有一种再抬离合就要熄火儿的 感觉),感觉到动力,放离合,油门再跟上。如果不跟油,后果就是再降一档,然后重复上述操作。
4、倒档:倒档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吧,哪位DX有从1档或5档换到倒档的经历一定要 告诉俺:)。前卫一般是这样,离合到底、挂倒档、然后回头、左脚离合、右脚刹车、基本上就是“刹离配合”,后边情况复杂时,半抬离合、半抬刹车、两脚同时 控制速度。后边较开阔的话,抬刹车、抬离合,直至完全抬起,如果速度不够,可以适当给油。如果这时候还没倒到位,劝您找地儿掉头算了。
(F) 但如何正确使用离合器
对于手挡车来说,要想驾驶自如,离合器的重要性可谓首当其冲。但如何正确使用离合器呢?
无事不要踩离合。汽车上的离合器在正常行车时,是处在紧密接合状态,离合器应无滑转。在开车时除汽车起步、换挡和低速刹车需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外,其他时间都不要没事踩离合,或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行车时把脚长时间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很容易造成离合
器打滑、离合器片烧蚀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使离合器压盘、飞轮端面烧蚀拉伤,导致离合器压紧弹簧退火等故障。同时,还会导致费油、费车,增加行车费用。
起步时的正确操作。起步时离合器踏析的操作要领是“一快、二慢、三联动”。即在踏板 抬起开始时快拾;当离合器出现半联动时(此时发动机的声音有变化),踏板抬起的速度稍慢;由联动到完全结合的过程,将踏板慢慢拾起在离合器踏板抬起的同 时,根据发动机阻力大小逐渐踩下油门踏板,使汽车平稳起步。
换挡时的正确操作。在行车中换挡时,操纵离合器踏板应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现半联动现象,否则,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另外,操作时要注意与油门配合。
为使换挡平顺,减轻变速器换挡机构和离合器的磨损,提倡使用“两脚离合器换挡法”。这种方法虽然操作较复杂,却是开车省车省钱的好方法。
在刹车时的正确使用。在汽车的行车中,除低速制动停车需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外,其他情况下的制动都尽量不要踩下离合器踏板。
低速行车中制动停车的操纵方法是先踩下制动踏板,然后再踩下离合器踏板,使汽车平稳地停下来。